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
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品种矮秆抗病小麦 (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关于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八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 |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
C.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所得个体是三倍体 |
D.八倍体小黑麦的单倍体有四个染色体组 |
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用X射线处理一只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检测发现,这只灰体雄蝇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亲代灰体雄蝇的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 |
B.实验中采用的处理方法属于人工诱变 |
C.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
D.F1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 |
科学家发现种植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 | B.染色体数目变异 | C.基因重组 | D.染色体结构变异 |
亮氨酸的密码子有如下几种:UUA、UUG、CUU、CUA、CUG、CUC,当某基因片段中模板链的GAC突变为AAC时,这种突变的结果对该生物的影响是()
A.一定是有害的
B.一定是有利的
C.有害的概率大于有利的概率
D.既无利也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