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作家对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我总觉得有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应当的来描绘它”。该作家应该属于以下哪种流派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 C.古典主义 | D.现代主义 |
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 时间(年) |
阵亡人数(人) |
| 1937 |
125130 |
| 1938 |
249213 |
| 1939 |
169562 |
| 1940 |
339530 |
| 1941 |
144951 |
| 1942 |
87719 |
——《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
| A.淞沪会战 | B.平型关战役 |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 A.《八一宣言》的发表 | B.一二·九运动 |
|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布 |
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这里”指的是
| A.江西瑞金 | B.陕西延安 |
| C.贵州遵义 | D.甘肃会宁 |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
|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 D.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