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进入近代,中国电报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

A.台湾 B.天津  
C.广东 D.湖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通讯工具的进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国民党党员成分构成示意图,图片反映了1925年的国民党

绥远国民党成员构成图湖北国民党成员构成图广东国民党成员构成图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C.实行了土地革命的政策 D.革命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

毛泽东在1920年给蔡和森的信中说:“新民学会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以我的接洽和观察,我们多数的会友,都倾向于世界主义。这种世界主义,就是四海同胞主义,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也就是所谓社会主义。”这表明

A.改造中国与世界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法是改良
B.在党的筹建时期党的早期积极分子理论上尚不是很成熟
C.党的早期积极分子深刻认识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D.党的早期积极分子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必须进行暴力革命

“考试本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制度……英国首先仿行考选制度,美国也渐取法,大凡下级官吏,必要考试合格方得委任……但是只能用于下级官吏,并且考选之权仍在行政部之下……在君主专制国中,选拔人才悉凭君主一人的喜怒,所以虽讲资格,也是虚文。至于社会共和的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孙中山的这一议论旨在说明

A.考试权体现西方自由平等 B.倡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科举制是专制主义的工具 D.考试权能为共和体制服务

孙中山认为:“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产生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A.符合民生主义的精神要求 B.在中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空想
C.抓住了革命的根本问题 D.是要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革命逸史》作者冯自由说:“晚清壬寅癸卯年(1903~1904)间,上海维新志士有乌目山僧者,章太炎着之《驳康有为政见书》,及邹容着之《革命军》,书面均署其名。时人只知山僧为方外人,而不知即中国教育会会长黄宗仰也。”这反映出

A.维新派与革命派走向融合 B.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相似
C.佛教思想与革命思想有相通之处 D.章太炎、邹容信仰佛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