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 B.戊戌变法时期 |
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 D.“一五”计划时期 |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 B.中朝制度 |
C.刺史制度 | D.察举制度 |
2014年1月31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C.独断性和随意性 |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
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
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 B.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 |
C.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 | 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权力有限 |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具有此种行政审核功能的机构是()
A.汉朝的中朝 | B.唐朝中书省 |
C.唐朝门下省 | D.明朝的内阁 |
我国奴隶社会的“天子”制度与封建社会的皇帝制度的最根本区别是()
A.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不同 | B.对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和地位的规定不同 |
C.最高统治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 D.最高统治者拥有的权力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