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 B.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C.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 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中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人与自然的关系 | 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 |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
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距今约3550—3850年,相当于古代的夏商时期。以下文物中与二里头文化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有()
A.“交子” | B.《清明上河图》 | C.司母戊鼎 | D.青花瓷 |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 B.庚子年 | C.辛丑年 | D.壬寅年 |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