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
|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
|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
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
| A. |
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
B. |
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 |
| C. |
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 |
D. |
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
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
| A. |
理性主义的产生 |
B. |
人文主义的兴起 |
| C. |
宗教改革的开始 |
D. |
浪漫主义的发展 |
公元前5世纪中期,叙拉古城邦推行橄榄叶放逐法,投票时使用橄榄叶,投票数没有最低限制且可以频繁使用。许多公民因担心被流放而拒绝参与国家管理,由此引发政局混乱。这主要反映了( )
| A. |
公正性缺失导致城邦瓦解 |
| B. |
内部矛盾扩大了社会阶层的对立 |
| C. |
权力的滥用影响国家稳定 |
| D. |
轮番而治削弱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
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
| A. |
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 |
B. |
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 |
| C. |
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 |
D. |
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 |
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
| A. |
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 |
| B. |
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
| C. |
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 |
| D. |
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