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蚕丝、过氧化氢酶、核酸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α-氨基酸 |
| B.某些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 |
| C.酸碱质子理论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可以解释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反应等问题 |
| D.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应用STM技术可实现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
有Na2CO3、AgNO3、BaCl2、HCl及NH4NO3的无标签溶液,为鉴别它们,取四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向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有三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
| B.全部若没有什么现象变化时,则后加的是NH4NO3溶液 |
| C.一支试管出现气体,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最后加入的是HCl溶液 |
| D.若只有两支试管出现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 |
现有两瓶溶液,新制饱和氯水和亚硫酸,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
①观察颜色 ②石蕊试剂 ③品红溶液
| A.只有①② |
| B.只有①③ |
| C.只有②③ |
| D.①②③ |
下列过程最终无沉淀产生的是
| A.过量氨气通入Al2(SO4)3溶液 |
| B.CO2通入CaCl2溶液 |
| C.少量SO2通入BaCl2溶液后再通入过量Cl2 |
| D.过量CO2通入Na2SiO3溶液 |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 |
| 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
| 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Cl2) |
| 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 |
硫酸厂有一辆已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某工人违反规定,边吸烟边用水冲洗,结果发生了爆炸事故。下列对引起爆炸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遇明火爆炸 |
| B.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 |
| C.铁与水(常温下)产生的氧化物爆炸 |
| D.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接触空气并遇明火而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