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NO2-、CO32-、NO3-,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AgNO3溶液后,有5.84g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有棕色气体产生,沉淀颜色不变,但是质量减少0.1g; ②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又得到白色沉淀1.0g,该沉淀能溶于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③第二份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使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用50mL0.5mol·L-1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吸收,酸也不剩余。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较大浓度的H+、Mg2+ |
B.原溶液确定含NH4+、NO2-、CO32-,且物质的量之比为5︰2︰1 |
C.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K+、NO3- |
D.实验中产生的棕色气体遇空气颜色会加深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
B.高温高压有利于N2和H2转化为NH3(N2(g)+3H2(g)![]() |
C.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逸出 |
D.氨水应密闭保存于低温处 |
某温度下,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
设反应①Fe(s)+CO2(g)FeO(s)+CO(g) ΔH=a kJ·mol-1,反应②Fe(s)+H2O(g)
FeO(s)+H2(g) ΔH=b kJ·mol-1,以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在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
T/K |
K1 |
K2 |
973 |
1.47 |
2.38 |
1 173 |
2.15 |
1.67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0 B.在973 K下增大压强,K2增大
C.a>b D.在常温下反应①一定能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减小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焓减小的反应 |
B.熵增加的反应通常是自发的,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熵增加的反应 |
C.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
D.ΔG<0的反应是自发的,因此在任何条件均可发生 |
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下列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 + 4O2(g) ="=" 2CO2(g) + 4H2O(l)ΔH=―1780 kJ·mol-1 |
B.CH4(g) + 2O2(g) ="=" CO2(g) +2H2O(l)ΔH= +890 kJ·mol-1 |
C.CH4(g) + 2O2(g) ="=" CO2(g) +2H2O(l)ΔH=―890 kJ·mol-1 |
D.2CH4(g) + 4O2(g) ="=" 2CO2(g) + 4H2O(l)ΔH=+ 1780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