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其中有154名乘客。截止至2014年3月24日晚十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吉隆坡宣布,马航失联航班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机上无一人生还。
材料二 相关搜救信息
时间 |
消息来源 |
相关行动、影响及结果 |
3月8日 |
马来西亚 |
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在越南湾展开搜救,中国加入 |
3月1 4日 |
(美)华尔街日报 |
美国调查人员怀疑失踪,马航航班在空中继续飞行约四小时 |
3月15日 |
马来西亚 |
搜救的区域转向印度洋南北线,参加搜救国家达26个 |
3月20日 |
澳大利亚 |
根据卫星数据显示,搜寻区域锁定南印度洋一个区域 |
3月25日 |
英国 |
AAIB(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属)的卫星定位信息确足坠毁 |
(1)自从航空时代的到来,空难就一直伴随着人类。请问第一架飞机是谁研制成功的,它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信息分析,搜救马航失联客机主要应用的科技手段是什么?它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主导整个搜救过程主要信息来源的分布充分说明当今世界各国科技水平如何?
(3)排除政治因素的猜测,你觉得客机一旦失事,营救乘客生还是否有可能?如果你认为可能,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去努力?如果你认为不可能,请说明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世界。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发生剧变以后,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同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结束。以东西方“冷战”为特征的旧的世界格局不复存在。
(1)材料中的“两大军事集团”指的是什么?
(2)导致旧的格局不复存在的标志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世界人民面临着怎样的重大任务。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10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给予“国际保证”。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法等国奉行的政策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慕尼黑协定》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二中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的话对吗?为什么?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请写出材料一中军事集团的名称。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格局是怎样被打破的?(6分)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2)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宣言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它导致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6分)
材料三(见下图)
(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请指出右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了当今世界出现了什么样的政治格局?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制度更新、科技进步和改革调整,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纵览世界巨变】
材料一 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英国的经济起飞和工业革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制度保证。
——《大国崛起·英国》
材料二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近代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 |
改革名称 |
废除旧制度 |
领导人 |
共同影响 |
俄国 |
亚历山大二世 |
|||
日本 |
藩制 封建身份制度 封建土地制度 |
明治天皇 |
【横观各国调整】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等通过改革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材料三“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四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
——《大国崛起·美国》
(3)材料三中列宁为纠“错”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材料四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两国的改革调整有何特点?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要要求。
【视角一】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
(1)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国家最高的决策机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2)材料一出自哪一法律文献?材料中“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是针对什么制度提出来的?
(3)材料二中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什么?以上法律文献的制定和颁布对美国社会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视角二】中国民主政治的探索建设
(4)中国近代民主进程是学习欧美民主制度,通过改良、革命、思想文化运动等形式进行了艰难探索。请写出为学习西方民主政治而进行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