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
(2)氮元素以N2、N和 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 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 。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能使DNA中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 、 。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 。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
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含有DNA的结构包括▲(填标号)。
(2)将此细胞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①]与[ ]▲会发生分离。
(3)细菌细胞与该细胞比较,其主要区别是▲。
(4)若将该细胞离体培养成完整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性。
(5)图中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填图中序号)。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植株中紫花 : 白花=1 : 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 : 白花=9:7。
请回答: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对基因控制。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请分析回答:
(1)该遗传病是性遗传病。
(2)Ⅱ2和Ⅲ4的基因型分别为和。
(3)若Ⅲ1与Ⅲ8近亲婚配,则生出病孩的概率是。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1中a ~ 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 ,图1中所对应的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
(2)图1中Ⅱ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 ,由Ⅱ变为Ⅲ,相当于图2中 过程。
(3)图2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
在充满
与
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
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6~8
间,光合速率(大于、小于)呼吸速率。
(2)9~10
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时不再产生
的细胞器是;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
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停止
的合成,成为
合成的唯一场所。
(3)若在8 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是,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