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侧的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右侧的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的是________,属于人体免疫第二道防线的是_______。它们都是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_______。
(2)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数量多,毒性增强时,人体就依靠免疫器官产生的_______细胞来消灭病原体。这就是人体的第_______道防线。
如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为,②过程使细胞在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功能的组织。
(2)A、B、C三种细胞中(填A或B或C)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3)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填①或②),怎样才能观察到染色体?
。
观察下面显微镜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具有放大物像功能的结构[ 1 ]________和[ 6]_______________。
(2)转动[3]_______和[5]_____________就能使[2]_________上升或下降。
(3)调节光线的结构是[13]______________和[10] ____________。
(4)玻片标本应放在[11]________上,并用 [9]_________压住,标本要正对[8]________的中心。
在动物界中,有些动物为了完成某种行为,不惜冒险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试就下面三个实例,分析说明这三种行为各有什么意义。
例1:大雁在迁徙途中休息时,总有一两只“孤雁”(一般体弱或患病)做“站岗放哨”的工作,当有敌害来临时,这些“放哨”者,总是发出警报,或大叫或狂奔或扑翅起飞,使雁群尽快作出御敌准备或逃生,而自己却暴露了目标,易为敌害所捕食。
例2:挪威海滨生活着一种挪威旅鼠,当鼠群密度过高而环境中食物有限时,有些旅鼠就成群结队地步入海中淹死,完成集体自杀的“壮举”。
例3:有些螳螂头部有一种抑制交配的物质,雄螳螂找到配偶雌螳螂后,其头部往往被雌螳螂吃掉,失去头部的雄螳螂能顺利完成交尾行为,交尾后就逐渐死去。
(1)例1中,孤雁的行为属于行为,由“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2)例2中部分挪威旅鼠“集体自杀”的意义是什么?。
(3)例3中,雄螳螂为交尾而牺牲的意义是什么?。
家燕是我们熟悉的一种侯鸟,每年春天从遥远的南方飞来,在房梁上或屋檐下筑巢、繁育后代;秋天又迁飞南下,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请就了解的家燕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燕的飞行速度很快,每秒高达数十米、从外形看,它适于飞翔的特点是
。
(2)家燕在长距离的迁飞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充足的氧气供应主要是靠来保证。
(3)家燕有惊人的捕虫能力,是人类的好朋友,请你提出2~3条保护它的建议或措施:
a.;
b.;
c.。
在一片水稻田的生态系统中,昆虫以水稻为食,青蛙以昆虫为食。三者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图中各长方形的长度分别表示上述三种生物的数量,长方形越长,表示该生物的数量越多。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生物:A;B;C。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3)如果大量捕食青蛙,该生态系统中数量会明显增加的生物是,明显减少的生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