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楼林立的哈尔滨,有一座28层的建筑,该建筑是采用新技术建造的。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可节省15.7%的用钢量、l5.8%的混凝土量、53.4%的模板量和12%的人工量,单体工程主体结构能够减少碳排放8.3%。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钢和生铁,都属于金属材料 |
B.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
C.楼内装修时,粉刷墙壁所用石灰浆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
D.减少碳排放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 |
如果将咸菜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咸菜的表面有一层白色晶体析出,这种白色晶体的主要成分是
A.NaCl | B.Na2CO3 | C.NaHCO3 | D.NaNO3 |
下列叙述中,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 B.纯净的铁是银白色金属 |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 D.铁容易传热导电 |
盐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A.氢分子 | B.氢离子 | C.氯离子 | D.氢原子 |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MgCl2、NaOH、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可能含有OH- |
B.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或BaSO4 |
C.原固体中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
D.酸溶液不可能为稀硫酸 |
同学们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实验设计、现象、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实验设计 |
现 象 |
结论 (金属的活动性) |
① |
将铝丝放放硫酸铜溶液 |
无现象 |
Cu>Al |
② |
将铝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 |
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 |
Al>Mg |
③ |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 |
Zn>Fe |
④ |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 |
Fe>Cu |
A.①B.②C.③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