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一般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摩尔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 干冰能升华 B.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 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化学学习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认识物质俗名
B.注意实验安全
①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②氢氧化钙--熟石灰
③氢氧化钠--纯碱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鉴别化学药品时可以品尝
③危险实验配戴防护眼镜
C.合理利用资源
D.健康生活方式
①随意大量使用塑料袋
②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业产量
③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①平衡膳食,不偏食挑食
②不购买食用过期食品
③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X Y Z 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X Y 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Z 不反应,取过量 X 放入 Y N O 3 2 Z N O 3 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经检验,滤渣中只有 X Z .则 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 > Y > Z B. Y > Z > X C. Y > X > Z D. X > Z > Y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 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 a 2 S O 4 H 2 S O 4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分离、提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 C O 中的少量 H 2 O C O 2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 N a C l 固体中的少量 N a 2 C O 3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除去 K N O 3 溶液中的少量 K 2 S O 4
加入适量的 B a N O 3 2 溶液,过滤
D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用磁铁吸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