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等。下面请你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寓意。
综合性学习。
学校正在开展“手机悄然影响生活”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 漫画手机
学校组织了一次漫画比赛,要求用漫画的形式表现手机对生活的影响。右侧漫画是一幅获奖作品。请用简明的语言说出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
(2)活动二 他山之石 活动中大家就校园手机管理问题搜集了大量资料,认为以下两所高校的做法值得借鉴,请你分别指出其值得借鉴之处。(每空不超过12字)
①北京某高校在教室门口放收纳袋,要求学生把手机放进收纳袋之后,再到座位上学习。此举已取得一定成效,校园里出现了“不做‘低头族,专心把书读”的新气象。
②浙江某学院开设了“云班课”,在全校范围内开通免费wifi,鼓励学生用手机签到、听课、答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大为提高。
①
②
(3)活动三 愈辩愈明 学校组织了一次“中学生有没有必要带手机进校园”的辩论赛,正方认为“有必要”,反方认为“没必要”。请你选择立场并简述理由(不少于两点)。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某中学食堂墙上写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标语,但每次饭后倒掉的剩饭剩菜还是不少。
针对上述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作简要论述,字数在100~120字之间。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新华中学开设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了“微”系列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微”讲堂】
“五四”青年节前夕,初三(1)班学生开展了一次时事讲堂活动。活动主题是“责任•担当”。 整个过程以研讨为主,开展社会责任大家谈。活动中,40多名同学踊跃发言,讨论“子女、学生和公民应尽的责任是什么”“应该怎样担当起对社会的责任”等热点问题。
请将此活动写成一句话新闻。(30字左右)。
(2)【“微”公益】
3月5日,学校组织团员志愿者到敬老院慰问,陪老人聊天,帮老人打扫卫生,为他们表演节目。小华参加活动后写下了自己的感言:“这次‘微’公益活动既给老人带去了温暖,又弘扬了志愿者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具体化。”王老师觉得,小华的感言前后分句有递进关系,关联词用的不妥,于是针对修改方法向他解说:“ “
(3)【“微”视听】
围绕德育主题,初二年级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影视短片,开展有意义的视听活动。以下是观看的部分短片截图,请从备选项中为每幅图选出最贴切的一个主题。(填序号)
备选项:
A.传统•美德 |
B.友善•和谐 |
C.节日•文化 |
D.爱国•铭记 |
E.意志•毅力 |
F.敬业•责任 |
图一选 图二选 图三选
如表为某市二轮电动车实际使用量和车辆事故率的统计表,请对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 年份 |
实际使用量 |
车辆事故率 |
||
公安机关 已登记车辆 |
公安机关 未已登记车辆 |
公安机关 已登记车辆 |
公安机关 未已登记车辆 |
|
2014年 |
1.3万辆 |
7.2万辆 |
24.6万辆 |
75.4万辆 |
2015年 |
2.1万辆 |
10.7万辆 |
15.1万辆 |
84.9万辆 |
(1)分别写出这两年二轮电动车实际使用量和车辆事故率的变化特点。
(2)根据表格信息,请就如何降低二轮电动车车辆事故率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知行中学学生会拟举行“中华经典伴我行”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且行且读,重温经典。
(1)请你简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去火云洞解救唐僧,他变成的牛魔王是如何被红孩儿识破的,最终唐僧又是怎么得救的。
活动二:边走边唱,歌咏家国。
(2)5月4日举办“家国情怀”篝火晚会,需向学校总务处借三只无线话筒。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则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