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下诏:“自今以后,……务尽实核,选择英俊贤行廉洁平端于县邑,务授试以职,有非其人,临计过署,不变习官事,书疏不端正,不如诏书,有司奏罪名,并正举者。”此诏书意在
A.规范官员选拔考核制度 |
B.向地方征召有才德之人 |
C.通过考试选拔被推荐人 |
D.鼓励检举揭发买官卖官 |
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 B.推动政治改革 | C.发展社会经济 | D.促进思想启蒙 |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
①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维新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而进行的,未发生权力重心的转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谭嗣同在维新变法期间曾说过:“京居既久,始知所愿皆虚,一无可冀。概念横目,徒深悲。平日所学,至此竟茫然不可取”。这句话表明谭嗣同( )
A.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的出路而十分苦闷 |
B.放弃了变法自强的远大抱负 |
C.对维新派主观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
D.十分悲观,并准备同顽固派妥协 |
将康有为的下列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组织保国会 ②创办《万国公报》 ③第一次上书光绪帝④发起公车上书
A.③④②① | B.①②③④ | C.①④②③ | D.③①④② |
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活动的标志是 ( )
A.《新学伪经考》的发表 | B.“公车上书” |
C.《定国是诏》的颁布 | D.强学会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