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1942年宋氏三姐妹参加重庆市民献机报国仪式。1941年,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向全国推广“一元献机运动”。张治中给全国国民兵团第一次献机仪式写下如此标语:“立体战争、空军第一、愿我同胞、献机救国。”这一运动反映出
| A.国民政府尝试动员民众力量巩固国防 |
| B.国民政府开始认识到空军的重要性 |
| C.国民政府借献机运动搜刮民财 |
| D.中国空军摆脱对美苏军事机援助的依赖 |
19世纪70年代,有一个官员说“彼之人(外国人)无礼乐教化,无典章文物,而沾沾焉惟利是视,好勇斗狠,恃其心思技巧,以此为富强之计……而所谓天赐勇智,表正万邦者,要不在区区器械技巧之末也,曰有本在。本,何在?在民。”上述引文的基本主张是
| A.民为邦本,要依靠人民使国家富强 |
| B.学习西方,把先进技术用来维护礼乐教化 |
| C.实行变法,既学西方又保持传统 |
| D.反对洋务,借民为邦本来抗拒任何新变化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或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
|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
| A.洋务派 | B.封建顽固派 | C.资产阶级维新派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所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上海兴”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之后?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目前全国共有翼王纪念亭台五座,分布于广西、四川、江西、重庆等省市。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后来,李宗仁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的横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
| 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其主要奋斗目标 |
| 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
|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