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
|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
下图中,序号④指代的历史事件是( )
| A.武昌首义 |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 C.清帝退位 |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
|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太平天国十分强调“正名”。《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父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如“朝廷”诗即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父诗》则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上述材料表明( )
| A.太平天国并未显现出相比清朝统治者的进步性 |
| B.太平天国不可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
| C.太平天国有机糅合了儒家大同思想和基督教教义 |
| D.太平天国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 A.领事裁判权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 C.居住及租地权 | D.军舰“巡查贸易”权 |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
|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必然 |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