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是二战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美英苏三国首脑会议。其内容主要是讨论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包括战后肃清纳粹主义,重建德国经济,以及德国战争赔偿等问题。据此判断,这次会议还讨论了
A.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 B.重申《开罗宣言》的必要性 |
C.协同对意作战的问题 | D.签署《大西洋宪章》的意义 |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 |
C.外国资本主义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资金 |
D.外商设厂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其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是
A.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 |
B.朝鲜为日本所吞并 |
C.日俄关系得到改善 |
D.辽东半岛为日本长期占领 |
最先规定帝国主义国家有权对中国进资本输出的不平等条约和最早掀起瓜分国狂潮的国家分别是
A.《马关条约》、德国 |
B.《北京条约》、英国 |
C.《天津条约》、德国 |
D.《马关条约》、英国 |
《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一权益
A.为日本所独享 |
B.为欧美列强所共享 |
C.未被参加瓜分中国的列强享有 |
D.未对华借款的国家不享有 |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基本方式是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销工业品 | 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贷款 |
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 | D.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