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三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使很多西方人反思美式自由市场主义的弊端,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制《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2008年10月17日,马克思著作《资本论》在法兰克福的“卡尔·马克思书店”已告售罄。“连银行家和经理们也开始读《资本论》”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经理说,“马克思主义绝对火。现在,马克思又成为了时尚。”
——2008年10月18日《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分析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原因。(6分) 
(2)指出材料二中所说“特殊的运动规律”是指哪个理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论述这一理论的著作。(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一个半世纪后马克思主义“又成为了时尚”的原因,你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应持怎样的科学态度。(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二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遇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列举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
的主要依据。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
素”的主要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历史上重大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休耕轮作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市易法垄断货源,“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结果造成“卖梳朴则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的局面。尽管王安石声称市易法的目的是“通有无,权责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但是实际结果是“官中自为兼并”“商贾为之不行……而上下均受其弊”……市易法之弊,连最初倡行市易法的魏泽宗都“愤惋自陈,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实现人民“殷盛”而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鼓励农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谈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一一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材料二: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先后出现过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经席卷世界……中国也融入其中,在世界各国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也已通过和平、合法的方式走向全世界,在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福了世界人民。”
一一查雯《中国要走自己的发展之路》
(1)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2)西方和苏联两种工业化模式各是如何解决工业化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原料等问题的?
(3)当时中国走上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前两种工业化相比,当时中国工业化的国际环境怎样? 我国政府又是如何应对的?
(4)有专家指出,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30年改革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今天。过去30年间,中国思想界形成了哪些伟大成果?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雅典创造了民主体制,为近代民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这种形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利弊?
(2)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中
——摘自《美国的历程》上册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3)在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中,常常用法律的形式把民主的成果固定下来。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为民主制度提供宪法保障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前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而后者(《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何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