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农业的调整。
80年代前期,邓小平说:“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改变材料所述问题,我国所采取的对策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C.科技兴国,实施"863"计划 |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D.实施863计划 |
《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经济特区——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
以下关于南昌起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②发生在1927年8月
③领导者有周恩来、朱德等
④是中国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始
A.②④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