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的一根刻满了地名的扁担特别醒目。支前农民唐和恩用这根扁担挑着百十斤重的粮食,走过的鲁、苏、豫三省88个村庄,把粮食送到战场最前线。这根扁担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
|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
|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
|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
依据统计数字,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1952年比1949年增加了40%,超过抗战前最高年产量的9 %,据此得出的结论最合适的一项是( )
| A.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
| B.农业改造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 C.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
| D.反腐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毛泽东在一部著作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 )
| A.整顿经济秩序 | B.抗美援朝 |
|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土地改革 |
“贫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出现于( )
| A.1931年 | B.1941年 | C.1947年 | D.1952年 |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是因为( )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
| C.解放战争的胜利 |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下列有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八大相同点阐述错误的是()
| A.建国后召开的党的会议 |
| B.重视经济,都大力发展生产力 |
| C.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
| D.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