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到甲午战争之前,企业总数已达60多个。这些企业,多有拒洋动机,少数还能办出成绩,在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作者的观点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产生的作用 | B.戊戌变法发生的背景 |
| C.辛亥革命发动的初衷 | D.新文化运动斗争的目标 |
“某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后,为了悼念他,全美国熄灯一分钟,甚至连自由女由神手上的火炬也不例外,人们送给‘照亮世界的人’的美誉。”这位发明家是
| A.史蒂芬孙 | B.爱迪生 |
| C.瓦特 | D.哈格里夫斯 |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特权 | B.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
| C.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D.承认土地私人所有制 |
下表为1860—188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次序排列表。对表中美国排位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美国没有经过战争的破坏 |
| B.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
| C.美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
| D.美国完成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 B.新中国成立 |
| C.宪章运动 | D.巴黎公社 |
1857年印度爆发了全民族大起义,它反对的殖民国家是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西班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