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这表明 ( )
| 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 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 |
| 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 | 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 |
下图所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 |
| B. |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 |
| C. |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
| D. | 欧洲走向一体化 |
一位美国政治家在一次演说中说:"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为此,美国( )
| A. | 出台"杜鲁门主义 " | B. | 推行"马歇尔计划 " |
| C. | 展开与苏联的争霸 | D. |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斯拉夫分裂 | B. | 两德统一 |
| C. | 苏联解体 | D. |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
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 | 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 B. | 利用外来的经济援助 |
| C. | 成立欧洲共同体 | D. | 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
日本政府实行"教育先行"战略,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政府预算的20%。这说明日本()
| A. | 重视人才培养 | B. | 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
| C. | 引进先进技术 | D. | 提倡"文明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