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国曾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但却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良好机遇。”下列成就能体现抓住“良好机遇”的是
①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②京张铁路的通车
③“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④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
| A.①②③④ | B.③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 |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十年“文革” | D.“大跃进”运动 |
如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根据图表判断其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年的经济结构比例
| A.1949年 | B.1952年 | C.1953年 | D.1956年 |
下列内容与西藏历史发展不相符的是
| A.1950年以和平方式获得了解放 |
|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 C.一五计划时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
| D.青藏铁路现已建成通车 |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采取的改变会议“航向”的方针是
| A.“和平共处” | B.“一国两制” | C.“平等互利” | D.“求同存异” |
抗美援朝战争中,视纪律重于生命,在烈火中永生的战斗英雄是
| A.黄继光 | B.董存瑞 | C.邱少云 | D.罗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