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史诗。中华民族怀揣强国之梦,不懈追求。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封建统治者的“另一场梦”是怎样破碎的?为应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改变“亡国灭顶”的命运,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那些努力?
(2).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程有何特点?回顾这一探索历程,你认为每一次努力的积极影响在哪里?(至少列举两次探索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取得了哪些重大胜利?(2分,写出两个事件。)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科索沃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1)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什么太平盛世?
(3)试举一列说明为实现此盛世该皇帝采取的治国措施

(14分) “ 十年寒窗无人问,金榜题名天下知。”
(1)材料中的“金榜提名”指的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什么重要制度?该制度首创于哪个朝代?(4分)
(2) 请列举对该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唐朝皇帝。(4分)
(3) 该制度的创立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请回答:
(1)请问诗中“此河”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修建的什么河?
(2)如果一位东北米商想要借助此河从北往南运粮食,他的船将会先后经过“此河”的哪四段?
(3)“此河”的修建对隋朝及后世最大的作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和民主。面对这种形式,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谈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面对材料一的情况,中共做出了怎样的决定?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钟山风雨起苍黄”中的“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4)“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何时开始的?
(5)此一役的结局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对我国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1)请举出一列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对我国人民犯下的法西斯暴行。(1分)
材料二:在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一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着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2)请说出1938年在正面战场,1940年在敌后战场各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的名称。从材料二中,你能总结出保证抗日胜利的哪一重要因素?
材料三: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日本。回国后在央视《东方时空》谈访日感受时说,在日本参观靖国神社的人每年大约有500万人次,而且大部分是青年人,而日本和平展馆每年却只有50万左右的人次参观。
(3)日本的一部分青年人热衷参观靖国神社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四:2008年10月25日《新闻联播》报道,麻生太郎于23日至25日来华参加了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他进行了会谈。麻生太郎多次提到“共同利益”这个词,他表示,中日两国开展互利双赢合作是时代的要求,在当前世界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的情况下,中日两国尤其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
(4)材料四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假如你是中国或日本领导人,请你为保持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稳定提出几点建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