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 |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①约16亿人 |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温饱型消费水平 |
②10亿内 |
小康型消费水平 |
③8-9亿人 |
|
富裕型消费水平 |
④7亿内 |
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量正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下列哪个阶段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的范围和规模最大:
A.采猎文明时期 | B.农业文明时期 |
C.工业文明时期 | D.新技术革命时期 |
读下图,完成37-38题:上图为某地区城镇及道路交通网络分布图,在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计划设置两个百货中转站,你认为合理的设置是:
A.①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②③ |
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多建立在:
①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②市区环路边 ③城市的几何中心 ④城市的居民住宅区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地中海沿岸的法国和西班牙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比较发达,并建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36题:与法国相比较,西班牙的优势在于:
A.交通方便 | B.接近市场 | C.气温较高 | D.技术先进 |
就法国来说,产品大量销往欧洲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右图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据图,完成31-34题: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城市化都在加速发展 |
B.城市化进程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
C.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
D.城市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
右图中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起步早,水平高 | B.起步早,水平低 |
C.起步晚,水平高 | D.起步晚,水平低 |
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 B.印度 |
C.马来西亚 | D.中国 |
与其他三个国家同期相比,马来西亚城市化:
A.水平最低 | B.速度最快 | C.水平最高 | D.速度最慢 |
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回答29-30题: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
B.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
C.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
D.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
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