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公民法制教育实践小组就“某区电动自行车文明行驶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下面是相关小组整理的有关信息。
我们发现的问题 部分电动自行车车主在非机动车道逆向行驶,影响其他正常行驶的行人;有时好几位电动自行车车主一起闯红灯;更有甚者占据机动车车道行驶,易与机动车车主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事故双方发生激烈争吵;据调查,目前该区交警对电动自行车车主违法行为还没有任何处罚。 |
我们采取的行动 各小组成员在路口对电动自行车车主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在该区114网站发帖,建议市民绿色出行;向该区交管部门提交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方案。 |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下列观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请将答案填入答卷纸的括号内。
( )①交警对电动自行车车主违法行为没有任何处罚,建议交警应做到违法必究。
( )②各小组成员在路口对电动自行车车主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说明了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2)请运用所学知识,针对“我们发现的问题”和“我们采取的行动”谈谈你的认识。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五四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激励人们舍生忘死;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人们忘我工作;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不断涌现“抗洪精神”“航天精神”……不同的时代,我们的民族面临着不同的任务,也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支撑。今天,我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在呼唤着新的精神出现。
(1)请将这些精神加以提炼,归纳总结出民族精神的内容。
(2)在当今弘扬民族精神有何意义?
“江苏省最美乡村”是由江苏省文明办等10家部门单位联合组织开展的推选活动,活动主题为“发现最美乡村、共建最美江苏”。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且符合发展展之美、生活之美、人大之美等基本条件的行政均申请参加。我市梁垛镇临塔村入选。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江苏省的做法有什么意义?
在关注家乡“城镇化”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破坏古建筑情况频现,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这样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居民“记得住乡愁”?
20世纪70年代末,沉睡依旧的发绣绝艺在东台奇迹般的复苏,几成绝响的古老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绽放出异彩。先后绣出《清明上河图》、《姑苏繁华图》、《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一大批发绣长卷和陈毅、刘少奇、邓小平等伟人肖像。2009年,“东台发绣”成功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东台发绣声誉远扬,订单不断。但是同时又因刺绣人员有限,后继无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资金和传承场所缺乏,无法培养刺绣新人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严重阻碍发绣艺术的传承、繁荣与发展。
(3)你觉得如何促进东台发绣艺术更好得繁荣发展?
在初中的三年时,小明的成长记录袋中有这样两段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一:小明作为班长,分学习成绩优异,认真完成分管的工作,同学们不管在学习上或生活上有了困难,他总能够抢先去帮助。一天,当他发现在学校门口有个书贩正在向学生兜售黄色书刊时,随即排打了110报警电话……班委换届时,好朋友主张为他拉拉选票,被小明严厉拒绝。同学们非常佩服他,选举时纷纷投了赞成票。
(1)小明为什么会赢利同学们的“赞成票”?
成长记录二: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看到灾情的小明再也坐不住了,他萌发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到灾区去参加抗震救灾!”他听说灾区需要一批热血青年组成的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队。
(2)对于小明的想法谈谈你的看法。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受了种种不幸:耳聋、近视、失恋、贫困、孤独……可就是他一个身心受到摧残而又有缺陷的人,却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决不能让我屈服的呐喊.他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坚强毅力,谱写了悲壮激昂的《命运》交响曲和快乐优美的《田园交响曲》这些不朽的乐章至今仍回荡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激励着全世界各种肤色的人们。
(1)贝多芬为什么能扼住命运的咽喉?
(2)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磨砺意念的计划。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静,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1)材料中的罗斯福给我们展示的是一种什么心态?
(2)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持这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