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乱花”的意思是 。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全诗以春为描写对象。 |
B.全诗以“行”为叙写线索。 |
C.这首诗从西湖初春写起至暮春绿杨浓荫景色结束。 |
D.这首诗写出早春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一)阅读流沙河的《理想》(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②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第一节中“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么说是否矛盾?如何理解这句话?
.第二节中为什么说理想是“还魂的仙草”、“慈爱的母亲”?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七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
阅读理解(一)欣赏古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
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答:.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
古诗文阅读
(一)
【甲】驿外断桥边,寂寞开元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指出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寂寞开无主()(2)更著风和雨()(3)只把春来报().有人说毛泽东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语中“笑”字堪称“神来之笔”!你是否赞同这一评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请问,毛泽东的词“其意”是什么?陆游的词其意”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