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关于诗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诗句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而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
|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此曲的这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
| C.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作者在诗中对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悲惨命运进行了大胆创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
|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
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
|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
|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
| D.意思是非常、十分。 |
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
|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
|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
|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
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
|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
|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
|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
选择对字词理解正确的项。策勋十二转( )
A.次 B.回 C.转动赏赐百千强( )
A.多 B.大 C.有余愿为市鞍马( )
A.市场 B.买 C.集市愿驰千里足( )
A.希望 B.愿意 C.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