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歌写出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登楼望水

(唐)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1)本诗四句起承转合,一句一转换,颇具特色,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2)下列选项中表达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诗写“登楼望水”,与许多写登山登楼登塔的唐诗一样,都是借景抒怀。

B.

作者强调诗歌的思想内容,注重教化,故写本诗寄语少年应珍惜青春时光。

C.

本诗为作者暮年所作,写登高望远,看到迎接他的归船,思乡心切,无心赏景。

D.

全诗文句通俗易懂,景情并有,不着一“愁”,实则写“愁”。

漫步古诗苑,欣赏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注:戴叔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1)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的写景,着墨不多,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富有意趣。

B.

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错觉,这首诗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颇具匠心。

C.

诗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树”像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给人以舒畅之感,一个“凉”字就传达了这种快感。

D.

本诗通过对稚川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

(2)请你把“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的画面描述出来。

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瀑布联句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简要分析最后两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阅读元好问的《阳兴砦》,完成小题。

乱石通樵径,重岗拥戍城。

山川带淳朴,鸡犬见升平。

雨烂沙仍软,秋偏气自清。

年年避营马,几向此中行。

【注】①阳兴砦(zhài)今山西阳曲县阳兴镇。金末,蒙古军入侵山西,作者曾避兵阳曲山中。

②避营马:避骑兵夺马。

(1)从诗歌前两联看,阳兴砦周围环境具有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2)品析诗中“年年”的表达效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