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悲秋  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①黄公度:南宋诗人,与秦桧同一时代。②别浦:指河流入江海之处。
诗题为“悲秋”,全诗却不着一“秋”字,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刻画出秋的意境?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而“悲”?
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分别寄寓了诗人什么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访中洲(宋)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相连未暇论奇字①,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①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本诗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什么样的手法写出“被访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 分)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古县城名。
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并简要分析。
请赏析诗的结句“何处捣寒衣”的妙处。(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②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③,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 ①洞庭、青草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②岭表:今两广地区。词人在此为官一年左右,后遭谗罢官北归。③尽吸西江:指豪饮。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请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
简述下阕的内容及作者在此处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对比《祖国呵,亲爱的祖国》与本诗,你能分别说出两首诗中流淌的“爱”的具体内涵吗?
诗的第一节中“昨天……今天……明天”有什么意味?它们凝练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悟?
诗中有哪些意象?试择其一二略谈体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