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
B.国家食药监局官网特别挂出了《〈消炎利胆片说明书〉修订要求》,指出“本品中苦木有小毒,不宜久服;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黄疸、上腹痛等症加重时应及时请外科医生诊治”。 |
C.我们都知道,说话是一门学问,如何使自己的语言更有说服力?如何使别人听取你的意见?更是一种奇妙的艺术。 |
D.“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洋溢人文情怀、如此“接地气”的文字,出现在历来“公报式”的中央重要会议报道中,给2013年的岁末注入了一种特别的温暖。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喟(kuì)然叹曰吾与(yǔ)点也风乎舞雩(yú)浴乎沂(yí) |
B.冠(guān)者莫(mù)春三子者之撰(zhuàn)铿(kēng)尔 |
C.愿为小相(xiàng)因之以饥谨(jǐn)夫子哂(shěn)之 千乘(shèng)之国 |
D.曾皙(xī)长(zhǎng)乎尔以俟(sì)君子鼓瑟(sè)希 |
根据课文意思,对晋、秦、郑三国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在西,秦在东,郑在晋、秦之间。 |
B.秦在西,晋在东,郑在秦、晋之间。 |
C.秦在西,晋在东,郑在秦、郑之间。 |
D.郑在西,秦在东,晋在郑、秦之间。 |
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话,从论述层次上看,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秦晋围郑,……君之薄也。|……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 |
B.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君亦无所害。|……君之所知也。|……唯君图之。 |
C.秦晋围郑,……敢以烦知事。|……君之薄也。|……君亦无所害。|……唯君图之。 |
D.秦晋围郑,……君亦无所害。|将焉取之?|……唯君图之。 |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下列各句也是宾语前置句,在句法特点上与它相同的一项是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古之人莫余欺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
A.②⑤ | B.①②④ |
C.①④ | D.②③⑤ |
下列加粗的“之”字,意义、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D.君将哀而生之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