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裂缝”是地面裂缝的简称,是地表岩石、土体在自然原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一种地表破坏现象。我国地裂缝主要发生在河北、山西、贵州、陕西、山东、吉林、江苏、内蒙古、浙江等省(区)。下图为北京市地裂缝分布示意图。

(1)地裂缝对图示地区城市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2)请为图示中地裂缝集中区的相关城市提出防治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对新疆大风天气的描述。下图示意新疆近20多年来大风日数的月份分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新疆大风天气出现最多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多大风的原因。
(2)描述大风天气对新疆的危害。
(3)从农业角度简述减轻大风灾害的措施。

下图为我国云南省略图。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双版纳农民们纷纷弃“田”改“胶”,橡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三江并流区的地形特征。
(2)说出该地区发展橡胶种植有利的气候条件。
(3)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橡胶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

左图和右图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三角洲A和B)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甲乙两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及成因。
(2)试分析甲乙两地周围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及原因。

下图为斐济地理位置示意图和斐济主岛水系分布图,表为斐济主要城市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苏瓦和纳迪气温和降水资料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27.1
27.4
27.0
26.4
25.1
24.5
23.5
23.5
23.9
24.3
25.7
26.5
降水㎜
315
286
371
391
267
164
142
159
184
234
264
263


气温℃
27.1
27.2
26.9
26.2
24.9
24.2
23.4
23.6
24.4
25.3
26.2
26.7
降水㎜
299
302
324
163
78
62[
46
58
77
103
138
159


(1)描述斐济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纳迪与苏瓦相比,气候特点有何异同?试分析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角度,分析图甲中N渔场夏半年捕捞作业的不利天气条件。
(2)图甲中R地的气候类型与图乙中的图相同,其特点是,形成原因是
(3)图甲中M地的气候类型与图乙中的图相同,其特点是,形成原因是
(4)图甲中P地的气候类型与图乙中的图相同,其特点是,形成原因是
(5)影响图甲中气候类型从P到M再到R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影响气候类型R的分布一直向北延伸到Q以北西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