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气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其原因之一是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是国土规划的重要内容,读下表:2001、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单位:万公顷),完成9~11题。

2002年比200 1年林地大幅增加,新增林地适宜位于()

A.西北干旱区 B.东北林区
C.西南林区. D.生态脆弱区

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变化趋势的图是()

造成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

A.土地资源数量增加 B.开放程度提高
C.环境质量改善 D.消费水平提高

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近代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四城市人口规模大致相同,判断回答6—8题。

四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长假期间,大批外地游客来到城市②,这种现象属于()

A.人口流动 B.省际人口迁移 C.国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迁移

右图是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4~5题

1960—1965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其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 B.持续、稳定的人口政策
C.全球不断变暖的影响 D.自然灾害不断增多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据此回答8—9题。

导致图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农业机械的发展
B.新作物的引进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灌溉技术的提高

当农业土地利用变迁到Ⅲ阶段时,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出现的共同现象最可能是

A.劳动力短缺 B.自然灾害频繁 C.农业投入不足 D.农产品生产过剩

每年的6月25日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2008年全国土地日年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2009年的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连续两年都与耕地红线紧密相关。国土资源部表示,为了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地方政府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集约、节约用地。目前,我国耕地只有18.27亿亩,人均仅有1.39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分析下表,回答4一6题。
我国建设占用耕地较大的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
①大型工程②城市化⑧交通道路④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生态退耕较多的省区是

A.广东 B.江苏 C.辽宁 D.内蒙古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②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③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④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