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
C.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
D.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
下图“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当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符合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现状是
A.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 B.人口素质偏低 |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 D.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的高低 | B.人口死亡率的高低 |
C.生产力发展水平 | D.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
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据此回答下面各小题。
“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
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 B.环境污染严重 |
C.水资源短缺 | D.消费市场狭小 |
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回答下面各小题。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②煤炭运力不足③环境污染④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
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
D.合作开发 |
2012 年1 月12 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绘制了贵州扬鞭奋蹄的新宏图。其中要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同时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突出抓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环境保护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乌江流域开发建设的内容有( )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②梯级开发水能资源
③发展电力—炼铝—铝加工产业链④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 |
B.退耕还林还草,适时封山育林 |
C.制定石漠化治理的法规,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
D.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