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s)+H2O(g)CO(g)+H2(g)△H>0。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容器中加入一定量C和H2O,各容器中温度、反应物的起始量如下表,反应过程中CO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容积 |
0.5 L |
0.5 L |
V |
温度 |
T1 ℃ |
T2 ℃ |
T1 ℃ |
起始量 |
2 molC 1 molH2O |
1 molCO 1 molH2 |
4 molC 2 mol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反应在前15 min的平均速率v(H2)="0.1" mol·L-1·min-1
B.丙容器的体积V<0.5 L
C.当温度为T1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25
D.乙容器中,若平衡时n(H2O)="0.4" mol,则T1< T2
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42-全部转化成BaSO4,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Al3+ | B.Al(OH)3 | C.AlO2- | D.Al3+和Al(OH)3 |
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实验中,晶体加热完全失去结晶水后,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实验桌上冷却 |
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 |
C.加热硫酸铜晶体时,温度过高或晶体溅出坩埚外 |
D.盛待测液的滴定管用水洗后,没用待测液润洗 |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 4,4-三甲基戊烷 | B.2-乙基丁烷 |
C.2, 2,3, 4-四甲基戊烷 | D.3, 4,4-三甲基戊烷 |
某溶液中加入铝片有氢气产生,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 NO3― Ba2+ Fe3+ | B.SO42― S2― Al3+ Mg2+ |
C.Na+ K+ SO42― Cl― | D.NH4+ Ba2+ Cl― HCO3― |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