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如图1所示)。岛上分布的沙漠在世界最古老沙漠中面积最大,现在仍然保留着3万年前的风貌;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 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芬瑟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作用而形成的 |
| 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 C.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而形成的 |
| D.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 |
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物种子传播到此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
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④沿岸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读图“某半球30°~40°纬度带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51~52题。
图中M地和N地的自然带分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
| D.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图中海域洋流中
| A.①海域东岸为暖流 | B.②海域西岸为补偿流 |
| C.①海域洋流方向为顺时针 | D.②海域附近存在季风洋流 |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49~50题。
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图中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 A.(40°,130°) | B.(40°,140°) | C.(30°,120°) | D.(30°,130°) |
该时间段内,M点: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②风力减弱③天气晴朗④气温降低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图甲、图乙是一个海水淡化的装置,它由一个透明的倒置的漏斗和一个底盘组成(图甲)。首先将海水导入底盘内,然后将漏斗倒扣在底盘上,太阳光透过漏斗来加速内部的海水蒸发,而淡化的水蒸气则会在漏斗壁上凝结成水滴,并顺势流到漏斗四周的凹槽中储存起来。等储存了适量的水之后,把漏斗倒过来,将净化过的海水直接倒入容器即可(图乙)。回答47~48题。
该海水淡化装置运用的地理原理或规律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原理 |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
| C.水循环原理 | D.海水运动的规律 |
关于该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玻璃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但它的保温作用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
| B.海水蒸发,水汽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槽 |
| C.海水蒸发的热量来自于地面上水汽凝结释放的热能 |
| D.该装置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 |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
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在西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 B.河流 |
| C.山脉 | D.海洋 |
该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44-45题。
图中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 A.崇拜 | B.依赖 | C.征服 | D.友好 |
下列序号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①③② | D.③②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