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5”是一种固体 B.“氮5”是一种单质
C.“氮5”由5个氮原子构成 D.“氮5”具有可燃性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瓶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与NaCl反应
B
50℃时,将17g 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是CH4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处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如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
B.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N>M
D.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1℃,均有溶质析出

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
B.尼古丁中含有氮分子
C.尼古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是

A.只有Ag B.Fe、Zn C.Fe、Ag D.Ag、Zn、Fe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