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是 
| 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
| B.t2℃时,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
|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 D.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
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 A.减少煤的浪费 | B.减少氧气的消耗 |
|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 D.减少酸雨的形成 |
某化工厂进行电解食盐水(NaCl溶于H2O)的生产,则电解食盐水不能制得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NaOH) | B.氢气(H2) |
| C.二氧化碳(CO2) | D.氯气(Cl2) |
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
|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产生二氧化硫。 |
| D.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大量气泡 |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正确的判断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 B.物质A中有化合态氧元素 |
| 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
| D.该反应中B与C的质量比为1:1 |
用化学反应I2O5+5CO→I2+5CO2可以测定空气污染的程度,其中氧化剂是
| A.I2O5 | B.CO | C.I2 | D.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