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氯化钠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 |
B.图②中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C.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 |
D.图③和图④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将0.5g某物质在20℃时溶于10g水中即达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划分为()
A.易溶物质 | B.可溶物质 | C.微溶物质 | D.难溶物质 |
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不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有()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在20℃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 |
B.在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
C.20℃时,100g水溶解31.6g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 |
D.20℃时,31.6g硝酸钾被水溶解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
B.饱和溶液的质量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 |
C.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
D.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