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热点追踪·畅想未来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畅谈了对“中国梦”的看法,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总书记的讲话在网络上引起广大网民的强烈共鸣,“中国梦”成为网络最火的话题。许多网友在网络上畅谈了各自对“中国梦”的看法。
网友A:“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坚持不懈的艰苦奋斗。
网友B:实现“中国梦”,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法严惩腐败。
网友C: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知识回放】网友B的看法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
(2)【情感升华】谈谈你对网友c观点的理解。
(3)中国梦也包含个人理想的表达,你认为理想要变为现实需要我们怎么做?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厉行法治的要求 青少年的情怀和抱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下图所示为党的十八大主要内容。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李克强总理说:“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阅读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共同提到“改革开放”。请你向同学宣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改革开放有什么重要意义?
(2)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请将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按实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共护生存新空间】
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某市PM2.5(下图)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类环境问题?
(2)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元凶,结合材料二谈谈该市PM2.5的最主要来源有哪些。这与材料一的现象有何联系?
(3)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为减少雾霾现象,国家、企业和个人分别能做些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到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呛不吸”不是全面小康。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的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能否承受。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1)材料一的两幅漫画反映了我国的什么问题?结合材料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说明我们应坚持什么发展道路。
(2)为了建设美丽中国,政府、企业和居民应如何共同防治雾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微博的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2013年,我国重拳打击网络谣言出,“秦火火”、“立二拆四”、傅学胜及以“网络反腐维权斗士”、“网络知名爆料人”自称的周禄宝等多名长期造谣生事之人均受到法律的惩处。
(1)请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为什么说有了“麦克风”不等于可以“乱放风”。
(2)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然而,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让“扶不扶”这个原本不需讨论的问题,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2014年的央视春晚的小品《扶不扶》结尾那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引人深思。

“扶不扶”是一个风向标,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对此,同学甲说:“扶不扶”本就不是选择题,人倒了,必须得扶!同学乙说:不扶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深层原因。
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注:若两个观点都回答的,按第一个答案给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