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择的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 )
组别 |
实验目的 |
实验材料 |
材料特点 |
1 |
动物细胞核移植 |
卵(母)细胞 |
细胞大,细胞质能有效调控核发育 |
2 |
体细胞诱变育种 |
愈伤组织细胞 |
分裂能力强。易诱发突变 |
3 |
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品种 |
花粉粒 |
易于获取,易于培养 |
4 |
烧伤患者皮肤细胞移植 |
自体皮肤生发层细胞 |
分裂能力强,且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
A.1 B.2 C.3 D.4
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
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互补链分离 |
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
C.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
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
用下列哪种情况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的体内,不能使它致病的()
A.S型活细菌 |
B.高温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菌的混合液 |
C.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的混合液 |
D.S型细菌的蛋白质和R型活细菌的混合液 |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所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的改变 |
B.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 |
C.该DNA分子中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
D.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
下列关于DNA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G与C这一碱基对含量较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大 |
B.DNA分子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多样性是DNA分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
C.DNA转录和翻译的产物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保证DNA复制准确进行的条件之一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