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民族之魂,无论社会怎么变化,都不能割断血脉、丢掉根基,应在时代背景下推动传统文化创新。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
①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②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应尊重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下列与漫画《贪的变奏》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A.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2014年11月19日到21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这一主题体现了
A.人们能够创造出事物之间的联系 |
B.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
中国的人口生育政策是在中国控制人口实践中逐渐产生和完善起来的,历时几十年,过程一波三折。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表明
①发展着的认识才是真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④认识具有不确定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4年11月12日,欧洲航天局发射的探测器“菲莱”号成功着陆慧星,从而成为人类历史上首颗着陆慧星的探测器,人类将进一步揭示太空的奥秘。上述材料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
C.物质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
中国人有挥之不去的“诺贝尔奖”情结,但缺少哲学精神,中国离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因为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