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民族之魂,无论社会怎么变化,都不能割断血脉、丢掉根基,应在时代背景下推动传统文化创新。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
①应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②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应尊重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2008年4月13日,为了弘扬奥运精神,营造热烈氛围,普及奥运知识,在开封市鼓楼广场举行的“迎奥运圣火,普及奥运知识”万人签名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积极参与。据此,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大力弘扬奥运精神,是因为()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B.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
| C.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D.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
2008年4月13日,为了弘扬奥运精神,营造热烈氛围,普及奥运知识,在开封市鼓楼广场举行的“迎奥运圣火,普及奥运知识”万人签名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积极参与。据此,之所以要弘扬奥运精神,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是因为奥运精神()
①是最深厚,最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②是顽强、拼搏的精神
③是面向世界,博览众长的精神④是无私奉献、乐于付出的精神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08年3月12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俄要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办好2009年在中国要举行的‘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行的‘汉语年’。”据此,中俄两国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
①加深理解,密切两国关系②促进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两国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④博采双方文化的长处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2008年3月12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中俄要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办好2009年在中国要举行的‘俄语年’,2010年在俄罗斯举行的‘汉语年’。”据此回答,中俄两国互办“语言年”表明()
| A.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文化交流 |
| B.文化创新来自于交流的灵感 |
| C.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交流、借鉴和融合 |
| D.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天津杨柳青镇木版年画,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兴旺景象,被推崇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杨柳青剪纸、风筝、砖雕、石刻和民间花会也灿然观,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如今,杨柳青用文化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房地产行业等蓬勃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B.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政府的中心工作 |
| C.文化走商业化道路才有生命力 |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