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花米草具有喜光和蔓延快的特点,我国众多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入侵现象严重,其原产地主要天敌为象甲昆虫。入侵植物一般通过2种途径影响食物网: 途径Ⅰ是入侵植物具有较好的可利用性, 能够直接被土著草食者取食,按照原有的路径进入土著食物网; 途径Ⅱ是当入侵植物的可利用性较差时, 入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引入新的消费者或者转变流通路径形成新的食物网结构。
(1)互花米草入侵能够导致蜡蚧、飞虱、球蠼螋、细蟌等以土著植物芦苇为食的节肢动物数量下降或消失,据此推断互花米草通过途径 (Ⅰ、Ⅱ)改变食物网结构,导致崇明东滩的生物多样性 (增加、降低或不变)。
(2)科学研究者测定了芦苇和互花米草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如下图,两者的呼吸作用速率基本相等, 则互花米草入侵后会使崇明东滩的光能固定量 ,中午芦苇出现“午休”的主要原因是 。
(3)过密的互花米草使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沙蚕等动物生存空间变窄、数量变少,从而影响杂食性鱼类和以鱼为食的鸟类生存。请据此写出此海滩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 。
(4)请提供一种控制互花米草入侵的生物防治措施: 。
(14分,每空2分)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动物细胞内不含有[ ]和[ ](细胞器)。
(2)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3)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 ]和[ ]。
(4)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除了线粒体、核糖体外还有[ ]
(5)由纤维素和果胶形成的结构是[ ]。
(6分,每空1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 D代表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是一层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
(4)在图示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主动运输的是____
(10分,每空1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⑥的名称是_________。
(2)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图中的氨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___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5)此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氨基个,游离的羧基个。
某同学暑假放假期间,从事大豆田间管理,除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1)如果他想比较一下自家大豆与别家大豆的数量,那么他应该________。
A.一棵一棵去数进行比较
B.用样方法估算出种群密度进行比较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出种群密度
D.用调查法统计出往年数量进行比较
(2)若大豆田中有某种害虫,为降低其种群密度,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
A.一个一个去捉
B.喷洒农药
C.释放一种特定激素诱捕
D.从外地引入该害虫的天敌
(3)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在短期内,该昆虫会呈________增长,最终将呈________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豆与大豆田中的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除草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________演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物种丰富度________,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
请回答关于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有关问题:
(1)研究人员将S1与S2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中A图与B图所示。
①S1种群与S2种群的关系是__________。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S1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S2种群数量变化将会怎样?试在图示的坐标中表示出来。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图示回答问题。
①在________点时,种群的补充量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②该图所示原理在海洋生物捕捞中的指导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