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1)受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较为干旱的是_____,冬冷夏凉的是_____,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的是______,平原面积较广的是_____。(填字母)
(2)区域C和区域D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 (山脉)—______(河流)一线。
(3)甲地与乙地相比, 冬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甲地与丙地相比, 年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4)下列项目中属于区域A的是______,属于区域D的是______。(填代号)
①赏冰灯   ②赛龙舟   ③献哈达   ④那达慕大会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分界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台湾岛四面临海,北回归线从台湾岛穿过,因此,台湾岛的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四季常绿,到处呈现着迷人的热带和亚热带风光。

(2)从地形上看,台湾岛的西部多为_____,东部多为山地。山地东部降水量比西部_____(选填“多”或“少”),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

(3)台湾岛人口、城市多分布在_____,试分析自然原因_____,_____。(写出两点)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本区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河水补给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

(5)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区自然环境不同,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台湾省人们的农业生产或生活方式,写出差异,并说明该差异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农业部门、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民居等方面对比,对比一方面即可)。

结合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发源于①_____山脉北麓,中游接纳了很多支流,其中支流②是_____。

(2)黄河流经③_____之后(上、中游的分界点),进入中游。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图2中A、B、C、D四组实验,探究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与坡度、土壤性质、降水、植被的关系。请同学们选出任意一组实验。写出组别,并说明水土流失与自然要素的关系__________。

(3)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治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黄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请写出黄河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列举两例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__。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苏伊士运河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贸易路线之一。2021年3月23日,苏伊士运河因巨型货轮搁浅,航道拥堵,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9日恢复通航。期间,中欧班列成为货运关注的焦点之一。便利的交通,加强了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中国某企业想在中欧班列沿线寻找企业合作伙伴,对沿线地区进行了如下考察。

(1)第一站:考察团到达俄罗斯,发现俄罗斯有良好的工业基础,_____、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尤为突出,民用工业比较落后。以城市A_____为中心的铁路网和  _____铁路,将全国主要城市和工业区连接在一起。乌拉尔山以东地区河流航运价值低,原因是__________。

(2)第二站:考察团到达欧洲西部,该地区三面临水,运输方式深受海洋的影响。依靠便利的_____运输,从世界各地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向外出口_____,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第三站:考察团告别欧洲西部,沿传统航道回国。进入苏伊士运河就来到了中东,所见所闻不可信的是_____。(单项选择)

A.

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

B.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佛教发祥地

C.

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D.

阿拉伯男子喜欢穿白色长袍

(4)第四站:继续航行在回国路上,抵达位于“十字路口”位置的_____地区,位于该地区的B半岛,地势特点是_____。该半岛上的_____河向南注入太平洋,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最后,考察团顺利回国。

北京雨燕是北京地区典型的候鸟,每年7月中下旬,它们离开北京开始迁徙,于次年4月中上旬返回北京。读图1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雨燕飞行路径跨越了_____。(单项选择)

①东、西半球

②南、北半球

③中、高纬度

④亚、非两洲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2)雨燕迁徙途中经过世界最大的半岛①_____,这里的气候相比北京更加_____(选填“凉爽”“湿润”或“干燥”),写出判断理由__________。

(3)“燕南飞”时,通辽市处于夏季,气候特点是_____。受气候等因素影响,通辽市种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是_____。

(4)雨燕返回时,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景观,可能看到的是_____。(单项选择)

A.

甲地冰雪覆盖,企鹅嬉戏

B.

乙地沙漠广布,骆驼成群

C.

丙地降水丰富,森林茂密

D.

丁地雪峰连绵,河湖众多

(5)在北京进入初冬之时,雨燕到达了亚洲南部的丁地(如图1)越冬,原因是此时当地的气候能够促进昆虫的大量羽化,为雨燕提供充足的食物以补充能量。请在图2的A、B、C、D四幅图中,选出与丁地气候相符合的图_____(单项选择)。

某学校制定了研学方案并组织学生到山地开展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象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海拔在_____~_____米之间。

(2)隧道的走向是_____。量得隧道图上长度为 1 . 2 厘米,则实地长度是_____千米。

(3)拟修建的①②两条观景廊道中,登顶更省力的廊道是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4)研学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观测到自身日影的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