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公,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的观念为广大党员干部所认同,党风正逐步转向气正风清。由此可见

A.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改造具有决定作用
B.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中国来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就在于它具有一种“后发制人”的“原创”性质。从“天人合一”到“和谐社会”,从汉字、中国菜到汉服、中国功夫都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软实力”。这启示我们( )
①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②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完全适用
③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图为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 汉字“世”,“”世”与数字“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 “SHANGHAI CHINA'’巧妙组合。这表现出文化发展是()

①中西合璧,多元融合 ②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电视连续剧《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
③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
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基本价值准则。中国共产党给传统的“和”的思想赋予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表明()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能够因时而变
③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④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