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科学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
①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②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
③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应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今天的网络正在成为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这体现了
A.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 |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
D.联系的多样性要求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
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②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节约能源法》作出了重要修改。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反映了
A.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世界 |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D.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
朱自清夏夜走过月光朦胧的荷塘,写下散文名作《荷塘月色》。这表明
A.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D.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 |
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回答1—2题2010年要着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
B.一切从实际出发 |
C.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四个“牢牢把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办事情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 B.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D.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