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假设2013年甲国生产某商品价格用甲国货币表示为100,1个单位的甲国货币等于6个单位的乙国货币,甲国实际需要货币量为100万亿。2014年甲国推行量化宽松的政策,多发行货币10万亿,且甲国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l0%,甲国货币相对乙国货币贬值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4年该商品价格用乙国货币表示为

A.600 B.2000/3 C.1000/11 D.540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价格政策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现象,但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从二者的共同点看,都是由________造成的

A.价值与价格的背离
B.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
C.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D.商品价格水平与货币流通速度不一致

2005年—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表(100美元兑人民币)

2005年7月
2011年9月
811元
635.4元

上述材料说明(  )
A.美元汇率升高 B.人民币贬值C.美元升值 D.人民币汇率升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国家开始着重调整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 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年末,液晶电视价格纷纷大幅度跳水,不少消费者把液晶电视当作年货的采购品之一。王先生就以人民币现金2600元的低价买了一台32英寸的液晶电视。材料中的2600元执行了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斯密认为: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①斯密意识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难能可贵
②斯密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关系
③斯密认为分工决定交换,是正确的
④斯密认为交换决定分工,是错误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