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将2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可形成70 g溶液 |
| B.甲是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 |
| C.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
| D.35℃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
下列各种物质间的转换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O2→CO | B.Fe→FeCl2 | C.CO→CaCO3 | D.CuO→Cu |
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C>B B.C>A>B C.C>B>A D.A>B>C
我们吃到的味道鲜美的鱼是这样烹饪出来的:将洗净的鱼煎过后,再加入少许食醋、料酒、生姜、葱、食盐等加热。共热时能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其中食醋中乙酸(CH3COOH)与料酒中乙醇(C2H5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
| B.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
| C.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
| D.乙酸乙酯是一种混合物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周期表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
| A.该元素的质子数为20 |
|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
|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20个电子 |
|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
下图所示实验中,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的紫色小花会变红的是
①喷稀醋酸 ②喷水 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