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小红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
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绝 |
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 |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
下列关于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 B. 纸张燃烧 C玻璃破碎 D 汽油挥发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箭点火 |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
C.融雪剂NaCl使冰雪融化 | 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 |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B.因为“洗洁精”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洁精”可用来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
C.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
D.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